• <tbody id="crq2q"><noscript id="crq2q"></noscript></tbody>
  • <tbody id="crq2q"><noscript id="crq2q"></noscript></tbody>
    <tbody id="crq2q"><noscript id="crq2q"></noscript></tbody>

  • 智慧書法桌

    新聞資訊

    實木桌子、文化符號與繪畫欣賞
    無錫普發繪圖文具廠   2021-10-28 14:08:42 作者:SystemMaster 來源:
    年關漸近,一字蔽之:忙!
    集花工、菜農、木匠于一身,終日勞碌,前段時間搬磚鋪地完畢,接下來就是安盤疊罐、移花接木,翻地堆泥,以期來春栽瓜種菜。
    這且不提。最近兩天的大工程是跑到木材市場拉回一車木料,又鋸又釘,弄了一張實木大桌子。


           桌子風格粗獷,擺放在后院桂花樹下,雖然還有點搖晃,不過,遠遠看去,還是有模有樣,成就感滿滿。
    午后悠閑,陽光明媚,碎影斑駁,落葉三五,茶煙幾縷,靜坐桌旁,裝模作樣,擺       書弄畫,做吟詩狀,雖然入戲太深、裝得有點過了,不過,還是很喜歡這種寄心松竹、取娛書畫的意境,偷得片刻小確幸,愜意!





    好吧,曬罷幸福,又該薦書了。



    這次來點硬貨:《西方藝術事典》,書如磚頭,厚重結實。




    圖片



    主要內容是介紹西方藝術主題和象征形象的相關知識,著眼于西方藝術主題及其來源,揭示畫面中的故事,類似中國古詩詞的解釋引用典故,獨辟蹊徑,豐富翔實。



    當然,是太豐富了,只能當案頭工具書,本書原旨也是辭書。懶散如我,至今尚未通讀全書,只是偶然翻看,或者是需要時再查閱。



    西方古典繪畫,大多取材于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以及圣經等宗教典籍,缺乏這方面的知識背景,觀賞西方古典繪畫作品往往是霧里看花,不得要領,甚至誤讀。



    正如中國畫題材的“四君子”:梅、蘭、竹、菊。歲寒三友:松、竹、梅等等,這些繪畫符號都對應著背后的思想文化,古代文人畫一幅墨竹,也許并不是單純記錄、描繪竹子的形狀,而是通過竹子的符號傳達了“虛心、有節(高節)”的思想情操。王冕畫墨梅,“不要人夸顏色好,只留清氣滿乾坤。 ”
    曾讀過一篇文章介紹日本有的理論家對中國畫研究得出的結論:中國畫家喜歡畫蘭(芥子園畫譜就有專門講解畫蘭要訣的教程,學習者眾多),是因為蘭形似韭菜,而中醫認為韭菜壯陽,中國畫家對此特別崇拜,故多畫蘭。
    我懷疑這是惡搞文章,雖說有文化隔閡,中國壯陽酒銷量世界第一,也不至于把蘭花扯到韭菜這樣離譜吧。





    不過,由于對文化背景不了解而誤讀畫面的現象,時有發生。
    記得國內某教材分析一幅西方油畫的文字描述(畫面有少女、壯男、立方體、圓球體等元素),大意是立方體和球體主要是用于構圖的協調與均衡之類云云。
    其實,在西方古典文化符號里,立方體象征堅定,信仰或歷史的擬人形象把腳擱于立方體之上。圓球體意為動搖不定,象征命運或機會。知道了這些,才能正確解讀畫面形象傳達的信息。
    其它如鴿子、羔羊、荊冠、橄欖枝、百合、漏鐘、蘆葦等等,都有相對應的象征意義,如同中國畫的蝙蝠、壽桃、蓮魚之類,不能想所以然去解讀畫面。
    書中關于圣經以及古希臘羅馬神話傳說的條目尤其多,當作故事書來讀也很有趣,如奧羅拉(羅馬神話的曙光女神),或把鮮花撒在路上,或執火把飛翔,驅走夜間烏云,天際現出曙光,據說清晨的露珠就是她的眼淚。
    奧古斯丁條目,母親送他上學,樹下冥想,受洗,施行教規,顯形等等,短短幾百字,簡直就是一篇生動形象的奧古斯丁小傳。
    本書非僅為藝術專業人士的必備工具書,也適合業余愛好者隨意翻閱,既可消遣,又能增長知識,何樂不為?
    推薦指數:五星。









    版權所有: 無錫普發繪圖文具廠   備案號: 蘇ICP備08005627號   技術支持:億韻商務 蘇州網站建設  網站地圖
    偷图自拍日韩

  • <tbody id="crq2q"><noscript id="crq2q"></noscript></tbody>
  • <tbody id="crq2q"><noscript id="crq2q"></noscript></tbody>
    <tbody id="crq2q"><noscript id="crq2q"></noscript></tbody>